近年来,针对辖区群众诉求复杂多元、点面高发等新形势,深圳市光明区马田街道深化群众诉求服务“光明模式”与党建引领“红色小分格”相结合,通过“三个升级”,构建具有马田特色的“光明模式”,打通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
上半年以来,累计受理群众诉求总量6982宗,求决类初次信访件一次性化解率99.51%,群众满意度综合效能99.94%,基本实现“诉求服务在身边、矛盾化解在源头、问题处理在基层”。


【资料图】

升级服务体系 引领作用更强劲

马田街道通过下沉治理力量,细化治理单元,提升服务体系。“红色小分格”内设立民生诉求服务站与民生诉求服务岗,在原有的“1+8”诉求服务阵地基础上,将8个社区科学划分为80个小分格,构建“1+8+80”三级服务体系,率先塑造“街道+社区+小分格”。

同时,从街道层面选派119名公务员和职员到小分格任指导员,深度参与一线矛盾排查与矛盾化解工作,从社区层面下沉966名工作人员到小分格,充实小分格工作力量。

此外,街道积极邀请理事会成员担任民情联络员,进入到小分格中的各行各业、每家每户,及时发现矛盾纠纷、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“重要桥梁”。

升级任务体系 责任划分更合理

马田街道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,细化分工压实责任,保障小分格群众服务工作高效开展。综合运用“风险隐患预警”“分级分责”“四个渠道”等机制手段,加强与派出所联动,及时掌握辖区非刑事治安警情,将矛盾纠纷分为高、中、低三类风险等级,推动各项工作良性铺开、闭环处置,第一时间回应群众诉求,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
升级督导体系 问题解决更顺畅

马田街道通过建立“三会三强化”周期性统筹协调制度和考核制度,持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,高效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。

监督检查方面,通过实地走访、谈话交流、联系群众等方式对小分格工作情况进行检查,确保工作真正落地;考核方面,将分格内的矛盾纠纷排查量、信访诉求受理量、群众扫码量、矛盾纠纷化解量、“信访专员”接访量作为街道选优择能的用人依据。

经常性开展周期性培训。围绕群众服务的接访、处置、化解、沟通、协调等方面,每月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和技能培训,提升小分格队伍的专业化、规范化水平。(于木子 吴清清)

来源 | 韶关旅游

责编 | 李程

校对 | 彭继业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