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以来,我国也算是升温“火力全开”,不少人都说已经进入“春季”了,其实从气象意义上来讲,2月还是冬季时段,所以,冬季的气候变动还未结束,大家需要警惕。
(资料图)
不过,今年的冬季也是一冷一热的状态,一会大范围升温,直接飙升到20度以上,暖如春的状态,一会又是寒潮发展,如进入了北极圈的气候,冷热交替在这个冬季是频繁出现。让我们感受到了极端性气候太多了。
但是,要是从2月以来的整体气候来看,我国也是热得离谱,大范围地区都是气温偏高2度到4度,其中云南,广东,福建,四川,新疆等部分地区甚至还偏高4度到6度,只有东北少数地区出现偏冷。
这主要是来自冷涡的持续影响,冬季东北出现极端性的-50度左右气温,其实也是长时间冷涡的影响带来的变化,有这个因素存在。
所以,整体上来说,我国2月以来的确是“热”为主。不过,冬季的冷暖波动常态化又来了,所以,大升温之后大降温在立春之后又上演了,我国气候中心已经确定了南北大范围雨雪气候来袭。这一波雨雪到底有多强呢?
不过,这一波冷空气的强度其实并不大,主要是来自“升温之中”,冷空气的渗透影响,加上西南暖湿气流强盛,以至于水汽发展相对较为充足,引发了这一波大范围雨雪发展。
从冷空气的发展来看,在2月7日的时候,冷空气的发展力度并不是很强,只有少数的冷空气深入我国,从西部,东部方向进入,而主要东北区域的“冷涡”主要是偏东部方向移动,在远离我国。
而渤海附近的一个漩涡力度也不强,所以降温其实并不是非常的强烈。
在2月9日的时候,冷空气的渗透力度较强,这个时候的“冷空气先锋队”都已经进入我国长江附近了,也算是冷空气影响的最终阶段。
所以,冷暖气流的对接也会在这个时段进入一个末尾时段。
当然,整体发展阶段就是2月7日至9日,这一波雨雪发展过程,主要就是从西部方向出发。率先降雪的区域主要分布在西藏,四川,青海等地,而过后降雪将会往东部方向移动,其中山西,陕西,甘肃等地也将进入发展阶段。
在这一波雨雪的最终阶段,京津冀,山东等地也将有雪,而南方主要以降雨为主,其中在大范围地区都将有小到中雨,部分地区有大雨、暴雨。
所以,其实这一波大范围雨雪分布范围不小,只不过不是直接性全国性下完,而是自西向东发展,而南方的降雨气候会持续。而稍微较强的我们简单说明一下。
青海、甘肃、宁夏、陕西、山西等地有大雪、局地暴雪,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浙江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暴雨。
所以,暴雨都有,这次我国大范围雨雪是真的覆盖范围大,而且,很多人如果看到了气候中心这一张图,都知道,大范围雨雪贯穿全国,所有的省市区都有覆盖。在立春之后,出现这样的气候变化,还是真的很少有的。
只不过站在冬季的立场上来讲,这样的气候变化过程也不算异常了,冬季也不是首次出现。只是让很多人感到意外,那就是立春之后,还有这样突如其来的气候变化。
然而,这一波大范围雨雪之后,我国还将迎来气候的转变,在2月中旬时段,我国还将可能受到气候的大转变,可能还有一波,并且这一波冷空气要强很多,同时也还有大范围的雨雪发展。难道还有寒潮?
的确,在2月11日的时候,我们会看到一波冷空气突袭我国,并且快速南下。
在2月13日的时候,这一波冷空气从东路发展,同时由于西南旋涡的推进,以至于最低气温线将可能“跨过”我国长江,进入我国南方大范围地区,这个时候就算是暖流北上也被挤压南下,难以抵挡住。
所以,会形成大范围的降温,而且到了2月14日的时候,我国东北地区还会形成“紫色”冷区。所以,强烈的降温又来了。
而这会不会成为立春之后的第一波寒潮,主要看降温会不会达标,一般区域性的寒潮基本上是没有问题,而全国性的寒潮可能存在变故,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冷空气都叫为寒潮,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以后,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温度在一天(24小时)内降低10摄氏度以上,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摄氏度以下时,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。
而我国气候中心将这一波冷空气强度暂时给予了较强冷空气的状态,预计中东部大部地区有4-8℃降温,局地10℃以上,所以,的确有寒潮发展的可能性。当然,依然会有大范围雨雪发展,我国气候已经显示出来了。
什么情况?冷空气的连续袭击,又会扭转偏暖的局面吗?
的确,在两波冷空气的连续发展之下,我国要出现一波又偏冷的局面,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是偏冷的,第一波冷空气引发大范围雨雪,冷空气不强,第二波稍微强一点。
但是依然不是都要偏冷,气候中心,预计未来10天,新疆北部、甘肃西部、西藏中东部、华北北部、东北地区、江南东部、华南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~3℃,其余地区偏低1℃左右,从这张气温图来看,基本上都是“各占一半”吧。
所以,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之前强调,虽然最初有暖冬的趋势,但是只要在2月结束之前,这一切改变的空间还有,就算是出现了常年平均值的0.1度之差,这也是来自冷冬暖冬的定义区别,所以,最终到底是冷冬,还是暖冬,在2月结束之后我们就明白了,气候的波动后续我们再来看看。